在生活中,仔細發現不難看出,一般從事賣茶和平時愛喝茶的人,都是膚色紅潤,體態勻稱的。不僅談吐文雅,而且氣色很好,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好幾歲。
那麼,喝茶也是有講究的,喝好茶,喝對茶,身體自然會說話。
生津
在品茶時,第一口很重要,抿一小口,感覺一下兩頰是否分泌出津液。茶葉內含成分中,有茶單寧和某些其他成分,能刺激口腔內壁緊束收斂,形成澀感以及生津。但是並非凡是澀感都會生津,部分較劣等茶品,雖然茶湯很澀,但並不會生津,始終覺得口腔內部捲縮起來,兩頰肌肉有痙攣般難受。這種澀而不能生津,稱之為“澀而不開”。
茶湯經過口腔吞嚥後,像是舞台上的一塊乾冰,乳白柔和的濃煙,緩緩冒起而散落充滿了整座舞台中。除了生津解渴、舒暢的生理感受之外,那種品茗藝境,要比兩頰生津高上一籌。由兩頰生津的野性霸氣、急促粗糙,轉入到舌面生津那種溫馴嬌柔、緩和細緻,完全表現出茶走過時間歷史的最具體的美。
體感
體感說得虛一點就是茶氣。
茶氣足可以使人體微微冒汗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排泄一些血液垃圾和油脂。如果喝完酒再喝茶,酒精也會隨著汗水散發出來。更明顯的是,如果喝酒臉紅的人,去喝茶氣足的茶,你會看到他的臉色由紅一點一點地變白,這是個很神奇的過程。
茶氣科學地說是體感,是人體對茶的自然反應,不同體質的人,反應各不相同。所以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定義別人,茶真是個很“私人”的東西,你不覺得的好,不一定他人就不覺得。
體感強,是茶內容含物質豐富的一種體現,它只是一種客觀甚或是偶然的存在,不作為好茶的必然標準,而是個人身體與茶的交流,上升到茶氣,也僅是個人的感受。
回甘
好的茶經常會帶有“回甘”,回甘的強度與持久性也經常作為評判好茶的指標。實際體驗中回甘與生津還經常聯繫在一起。回甘帶來愉悅的體驗。相對入口立刻表現出來的甜味而言,這種“苦盡甘來”的後味更富戲劇性,也更多的與好茶品質聯繫在一起。
茶,是自然界的產物,很簡單,不同的茶經歷了不同環境的影響,唯一不變的是共同接受了風雨的洗禮。當還在大自然懷抱的時候,它的苦,也就是環境影響,生命輪迴;它的甜,自然是清淨無人打擾,這世間美景,唯我獨享。當它的價值被人發掘之後,它的苦,進入了紛繁的社會,單純被侵擾;它的甜,有懂它的人,將它視為生命,與它分享自己的故事,如同找到知音。
圖片來源:Google
每天喝紅茶:goo.gl/I5mlsm
通路資訊:goo.gl/hJ4rt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