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品湯,品什麼?
簡而言之,品湯,品的無非是茶湯的優劣,這個優劣表現在茶湯滋味是否有層次感,入喉口感是否順滑,回味是否持久等,具體怎麼品呢,諸位且往下看:

品茶湯滋味的層次感
茶湯的口感大致有:濃,鮮,甘,醇,苦,澀等類型。

許多好茶有多種層次的滋味,因為茶中所含內質豐富,能產生多種層次的氣味;有時候雖然只是一種氣味,但是當茶湯在口中來回游走而厚薄不一時,也能產生不同的層次感,這表示這款茶的內質足夠厚實。

品入喉口感是否順滑
茶湯入喉後,茶湯入口時是否順滑,吞嚥是否容易是最為直觀的感受。

如果順滑,則有兩個原因,一是膠質,二是生津。膠質豐厚的茶湯潤滑的效果顯著,可以輕易感受到吞嚥容易,而生津,則是唾液腺受到刺激產生唾液,從而達到順滑的效果。

品回味是否持久
然後在飲茶後吞嚥口水,同步感受口水在吞嚥時的順滑度。
飲茶後吞嚥口水,是進一步確認茶湯的順滑度,與順滑的持久度。

品湯,怎麼品?
有一種“啜飲法”可略窺一二。

傳統的老茶客在喝茶的時候喜歡以類似漱口的方式,將茶湯以不同的厚薄,平均分佈於口中。茶湯“咻~”地跟隨空氣進入口腔,形成漩渦,“咕嚕嚕~”在整個口腔內翻轉、舌面上循環滾動。從而製造出不同的厚薄,使得舌面在茶湯不同厚度時感受到不同的味覺。如此,既完整的感受到了茶湯的滋味,也甚為大快朵頤。

其實在品茶的過程中,要忠於自己的味覺,每個人偏好不同,可能這泡茶的苦對我而言極為驚艷,但對其他人而言,可能苦口難嚥,這也就是被說爛了的適口為珍奧義之所在。

如果一款茶只是產生短暫性的香氣,香氣的留存只有茶湯還在口中時產生,而在飲入後,餘味無法停留在口中,則是一款普通的茶。

而飲入三杯后稍微休息不再喝茶,等待一分鐘到數分鐘不等,看茶湯的香氣是否還能留在口腔中,同時開口說話,看能否感受到滿口的芳香,再試著吞嚥口水,是否有感受到即使吞嚥口水都甘甜有味。

一款好茶,其內質所形成的薄膜是有一定的厚度的,能在口中持久的停留,從而發揮茶質豐厚的本質。

什麼溫度喝?
品嚐茶湯滋味的溫度以40-50℃最為合適,當然我們平時喝茶時可能會比這個溫度略高,但也不要太燙!

一般來說,高於70℃,味覺器官容易燙傷;而低於40℃,味覺品評茶湯的靈敏度變差。而且,溶解於茶湯中的物質,在溫度下降時會逐漸被析出,茶湯滋味會變得不協調哦!

何為品?
品嚐茶湯滋味,一般每口茶湯的量以5毫升左右最適宜,過多時,感覺滿嘴是湯,在口中難有迴旋的空間,過少時,不利於辨別。就拿15毫升的茶湯來算,最宜分三口喝,每次在3~4秒內將5毫升茶湯在舌中迴旋2次,品位3次,是謂品。

其實喝茶,真的不是立於神壇之上的可望而不可即。
其實怕的不是零基礎,而是因為社會上給茶葉強加的高貴氣息,把新手帶錯了,茶未進嘴,就先拉開架勢,那就不是喝茶了,那是裝。

最後再說上一句,每個人的水平都不一樣,心有存疑就要問出來,才能在日後有所精進。

各位好朋友們若有什麼有關喝茶泡茶上的“疑難雜症”都可以留言或私訊給我們,孫紅茶行會第一時間為您回答解惑哦!

圖片來源:Google
每天喝紅茶:goo.gl/I5mlsm
通路資訊:goo.gl/hJ4rtk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孫紅茶行 的頭像
    孫紅茶行

    孫紅茶行的部落格

    孫紅茶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