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多數喝茶的人,都會忠於一味但不局限一味,也就是日常茶飲總會有心儀的一款,但不拒絕去體驗一些新的滋味。

好茶千千萬,不敢誇口說每一種都懂,但每一種的滋味都願意去嘗試。
一些味道平平的茶,喝完之後不喜不厭,卻不想再來一口。但味道香或味道奇的茶,心裡總有一種不捨,想再“貪一杯”,弄清楚是香在哪,奇在哪。
所以單單以茶類識人,並不準確。

人與茶的關係,除了人口感喜好與茶原真之味的相互吸引,更有一份感情的羈絆。
台灣知名專家將精心培育的台茶12號取名為“金萱”,此名源自其祖母之閨名,表達了他對祖母的思念之情。
相比地理標示下的茶名,這個名字更有情感的味道。單單只識口感,不品情感,也會使金萱失了一口情味。

每個人的茶杯裡,都先裝下感情,再倒入熱茶,溫暖著心房。
遞到你面前的茶,裝著一份泡茶人的感情。
因為奶奶有一次提到她仍愛喝茶,但現在年紀大了,一喝茶就容易失眠。可是每次聞見別人泡的茶清香誘人,又忍不住想喝上點。

所以每次在家裡給長輩泡茶,挑紅茶、熟茶,沖得盡量淡些又不失原味。他們喝起來既有茶味,又不用擔心失眠,順便還能調節一下腸胃問題。
對長輩的一份孝心,不一定要刻意地送什麼保健品,不用刻意地去展示。一些細節上更貼心,才能解決他們的煩惱。

遞過去的這杯茶,裝著一份孝心。
每次把茶杯遞給別人,我總會通過手感受杯子的溫度,提醒一下別燙著嘴了。

遞過去的這杯茶,裝著一份關心。
有了好茶,想著與大家分享。約上三五好友同坐,既憶往昔,又暢聊將來。小小茶杯裡,想起曾經一起的調皮搗蛋,一起的讀書奮戰,一起實現的抱負理想。

遞過去的這杯茶,裝著多年的友誼。
古代,講究“喫茶定親”;如今,婚禮上向雙方父母敬茶也是一項重要的儀式。新婚二人跪拜雙方父母,敬上茶水,聽著父母對這門親事的美好祝愿。

遞過去的這杯茶,裝著向對方的承諾。
名山名水名師制,茶藝茶道茶研習,有幸品嚐一杯來之不易的茶,裡面裝滿了茶文化的傳承。

說到自己是什麼味道的,很多人喜歡用茶比喻:如綠茶活力、如紅茶活潑、如普洱厚重、如白茶沉穩,又如花茶神秘,芬芳獨特。

自己的茶杯裡,裝著好茶,也裝下品茶的心情。給自己一杯茶,就像是與自己的一場對話,茶味不會變,但喝茶的人不斷成長,心裡的味道一直在變。

經常給自己泡上一杯茶,好好與自己聊一下,這些年的經歷窨製在身上,到底形成了怎樣的味道?

喝茶前,不妨看看這只“空杯”,想想今天想要把怎樣的心情裝進去。
就像面對嶄新的一天,要用美好的心情去開啟!

圖片來源:Google
每天喝紅茶:goo.gl/I5mlsm
通路資訊:goo.gl/hJ4rtk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孫紅茶行 的頭像
    孫紅茶行

    孫紅茶行的部落格

    孫紅茶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