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飲品,因此大家經常會面臨挑選購買茶葉這個問題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買到一款好茶,但是鑑於知識有限,往往很難判斷一款茶葉好不好。

其實,苦不苦並不是判斷好茶的標準。口味是一個非常個人主觀化的感覺,你覺得苦,別人未必覺得苦。

“不苦不澀不是茶”這是肯定的,除非沒有茶多酚的存在,苦澀是茶葉的基本口感,沒有了這個屬性,絕對不是茶。

有的茶葉粗老,沒什麼味。對懂茶的人來說,沒有茶味;對不怎麼喝茶的人來說,卻是比較甘甜可口,覺得還挺好喝的,但是茶葉的內含物太少了還能是好茶嗎?
所以,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。

相對來說,不苦的茶更容易被不懂茶的人接受。然而,大家都知道,只要加工和儲存沒問題,老樹高山茶是要比低山茶要好的。
所以,苦的茶也不一定是好茶。

茶的基本味覺因素
★苦味
主要由茶多酚、咖啡鹼構成茶湯的苦味,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,如果沒有苦味,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。

★澀味
澀味是口腔中感到干燥、收斂的一種感覺。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。苦味、澀味共同形成了茶湯的濃度、刺激性。

★鮮味
類似味精的鮮爽味,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構成。鮮味能緩解茶的苦澀味,增強甜味,嫩茶的鮮味尤其明顯。

★甜味
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、醣類物質構成。甜味是人人都喜歡的味道,苦與甜的平衡是茶最讓人著迷的因素之一。

這幾大茶湯的口味,一個也不能少。 ▼▼▼
茶如果不苦,便會覺得淡;
茶如果不澀,便會覺得弱;
茶如果不鮮,便會覺得悶;
茶如果不甜,便會覺得難喝。
一般來說:內含物豐富口感飽滿,苦澀能化能生津才是好茶。

茶湯的每一種味覺因素,都是構成這一杯茶的有機因素。如果缺少了一個,都會覺得不夠飽滿不夠有層次,因此苦澀味還是必須的。

那麼也許有人就納悶了,苦的茶不一定好,不苦的茶也不一定好,那怎麼判斷呢?

好的茶入口感覺到苦,但是其他感覺也同時充滿口腔,茶湯一嚥下去,一股甜味就從喉底湧上來,苦味在嘴裡的感覺已經化掉,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。

茶是苦的,苦中帶澀,先苦後甜,甘甜回味。
所以,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茶喝得讓人覺得很舒服,而有的卻苦得讓人難以下嚥的原因。

看完這些,你領會如何判別茶葉好不好了嗎?

圖片來源:Google
每天喝紅茶:goo.gl/I5mlsm
通路資訊:goo.gl/hJ4rtk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孫紅茶行 的頭像
    孫紅茶行

    孫紅茶行的部落格

    孫紅茶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