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茶從一片樹葉變成一片茶葉,它的生命是不是就已經結束了呢?不,你錯了,茶不僅有生命,茶還有三次生命。

第一次生命:
茶葉在樹上生長的日子
為了成為一杯茶,茶在樹上努力地生長著,被陽光雨露所滋養,拼命汲取著土地中的養分。
當茶樹由幼齡進入成齡後,正式投產,為了保持茶樹的旺盛生長和高產穩產,茶農要持續改造茶樹。對茶樹來說,最痛的經歷莫過於修剪,修剪是為了讓改善茶樹的生長狀態,讓茶芽更好的萌發。
茶樹在茶農的幫助下,不斷磨練自己,最後才能破繭成蝶。

第二次生命:
鐵鍋中的歷練 茶葉第二次生命是在鐵鍋裡完成的。
茶農採摘、翻炒、揉捻繼而出落成特有的茶形。茶葉的生產不僅會受到天氣的影響,人也要根據不同的天氣調整工藝,所謂“看天做茶”,製茶的不同手法也會影響到茶葉的口感,所謂“靠天吃飯,靠人做茶”。
之所以要炒茶,就是為了把茶的生命定格,看似是把茶炒“死”了,卻因為高溫破壞了氧化酶的活性,茶的氧化過程被終止了。
有人寫下這樣的句子:“從一杯臺灣烏龍茶裡,我看到了臺灣的春天。”如果茶葉離開了炒製,茶葉的生命不會如此鮮活。

第三次生命:
茶葉在茶壺中盡情綻放
茶葉的第三次生命是茶人用水滋潤它,使它以最後一次舒展身姿,以生命菁華回報懂得欣賞它的人。
“汲來江水烹新茗,買盡青山當畫屏。”鄭板橋的這副對聯寫的是實境,也是實感。 “買盡”二字,化平庸為神奇,情意無限,茶葉的生命蘊含其中。
把茶置入壺中,緩緩注入水,茶葉慢慢浸潤,翻滾,上下浮動,舒展開來,原先的顏色也變得鮮活,縷縷清香飄起。這是茶的生命的昇華。
就這樣,茶由一片樹葉變成一杯茶,讓人品嚐,完成了它的三次生命。

圖片來源:Google
每天喝紅茶:goo.gl/I5mlsm
通路資訊:goo.gl/hJ4rtk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孫紅茶行 的頭像
    孫紅茶行

    孫紅茶行的部落格

    孫紅茶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